南方日報訊 (記者/駱驍驊 實習生/李妍 通訊員/許詠怡 鄧絢瑩)在母親節里,“媽媽,我愛你!”對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感恩母親節”分享會現場的母親而言,40多名子女說出的這句話格外讓人動容,因為在他們身體里,維繫生命的腎臟都來自母親的捐獻。
  據廣醫二院器官移植科主任潘光輝介紹,在該院接受腎臟活體移植的患者中,有約六成的腎源來自母親。
  在分享會現場,目前已經在廣州工作的恩施姑娘楊俊氣色紅潤。在她一旁,母親李清秋微笑地看著他。
  兩年前,楊俊的命運似乎走到了盡頭,“那年我患上尿毒症,很快就惡化成腎衰竭。”頻繁地接受血液透析,換來的卻是一天天地瘦弱,看在眼裡的李清秋心疼不已、著急萬分。“後來,媽媽天天哭,堅持要把腎移植給我。”執拗不過母親的堅持,楊俊最後同意了。
  年過六旬的李清秋平日里連打針都怕疼,但在女兒同意後,卻在不斷催促手術,“我只想快點把我的腎拿出來給我的女兒。”2013年6月6日,母女倆進行了腎移植手術。
  “我做了媽媽之後,母親對我的感情我再清楚不過了。”在現場,楊俊親口對李清秋說出“媽媽,我愛你”之後,雙眼噙著淚花。
  據潘光輝介紹,在該院開展的400餘例活體腎移植中,來自母親的比例高達60%。潘光輝分析稱,腎源主要來自母親的原因除了有母愛的因素以外,還與父親目前仍然是家庭中的主要經濟來源有關,“母親會主動站出來捐腎,因為父親捐腎以後可能會影響他的勞動力”。
  潘光輝表示,由於供受者之間的血緣關係,組織相容性比較好,能夠降低排斥反應發生率。
  潘光輝透露,在親屬間腎移植時,腎“從供體供血停止至移植後供血開始”的時間較短,腎小管壞死的發生率低,提高了供腎質量。此外,親屬供腎能減少免疫抑製劑的用量,降低了毒副作用,“由於腎臟質量好、手術後併發症大大減少,康復相應順利,術後多個環節上可以節省許多開支”.
  潘光輝解釋稱,活體移植對於供源有年齡要求,考慮到腎臟在移植成功後的存活年限,原則上來說,60歲以上的供體不能做活體移植手術。潘光輝表示,在器官移植中,活體器官移植正迅速發展,這與目前供體短缺,等待腎移植患者越來越多,需要等待時間也越來越長有關,“就等待時間而言,在美國,平均等待時間為4年,而在國內,等待時間平均1年至3年;就等待比例而言,國內每年腎移植數量與等待移植的患者的比例為1∶30。”
  據介紹,目前我國活體器官移植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供受者關係僅限於近親屬或夫妻關係。  (原標題:捐腎母親:感謝您給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zichqwhm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